小年夜微雨,除舊佈新都告一段落了嗎?
掃除半小時,懷舊三小時。網路梗圖令人會心一笑,你也有難以斷捨離的珍藏嗎?

寒假帶孩子看電影《阿公當家》,討論珍藏背後的意義。
搬來同住的外公,房裡擺了一個閃亮玻璃瓶,裝滿五彩繽紛的彈珠,引起小孫女的好奇。
外公退休前是建築師傅,每次打地基總會挖到彈珠,他對小孫女說:「你數數裡頭有多少顆彈珠,就代表外公蓋了多少棟房子。」
外公收藏的是彈珠嗎?不,是他累積一輩子的成就感。
我的明信片之旅
關於收藏,收在「哪裡」,也是很有意思的觀察。
我收藏了大量明信片,貼上世界各地的郵票,帶著郵戳飄洋過海的紀念品。
起初,它們貼在書桌正上方的牆。
那是一種遮掩不住的炫耀:看哪,我去了好多地方!
後來怕招塵,它們被移置我的衣櫥裡門。
每日開門更衣,入眼便是斑斕的召喚加油:好好上班努力賺錢,趕快再飛出去玩~
再後來,出國成了工作常態。
明信片積累飛行日記,再鮮豔的名勝都顯疲憊。
上百張的明信片全拆收進木盒,束之高閣。
前兩年,又翻出了這收藏。
細細讀過上頭的興奮孤獨失落祝福期待,我找來收納本子,依著歲月將它們排列收妥。
當下我明白這厚厚的收藏又來到了不同的心境。
明信片是我的珍藏,一邊回顧它們的遷徙路,跟學生分享。
也才觀照了自己的成長歷程,真是美好。

面對琳琅滿目的收藏品,在糾結要拋棄還是繼續珍藏外,
不妨探索它們背後所代表的價值,也是一次記憶和情感的內在之旅哦!
延伸閱讀操作
電影《阿公當家》改編自青少年小說《我的房間保衛戰》
教師可配合課程主題選讀文本,帶領孩子閱讀或仿作
記錄時間:2021年2月1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