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孩子很安靜,筆跡稚拙,別字很多。
可是想法那樣豐富、情感那樣深刻,常令我驚艷。
不只一次鼓勵她投稿,而她只是表情淡淡,交回改完錯字的本子,禮貌地道再見。
這堂課主題是「讚美」。我要學生寫下三件被讚美的事。
等一會兒,我掃過那些空白的紙,要他們再寫下「希望」被讚美的三件事。
讚美未必總帶來力量,有時讚美會引起不安,甚至反感。
我們一起探索這背後的經驗故事。
學生交上來的文章一如往常,有人掏心,有人模仿,有人盡情虛構。
這孩子的本子寫到底了,紙張蓬鬆,翻頁的唰唰聲悅耳。
瞄一眼點名表,這學生的課程也已到底,寫完這季,就「畢業」了。我有點感傷。
每一年,都留下來幾個寶貝,永不長大地活在我的教室裡。
手機裡抽屜裡,掃印著厚厚一疊他們寫下的故事,被念舊的老師反覆訴說,直到長出自己的靈魂。

讚美/涵劭
我一直很平庸,沒有任何強項也沒贏過什麼比賽和獎項,是那種老師期末評語不知道要寫什麼的學生。那時的我沒什麼目標,過一天算一天,小時候我不覺得這有什麼,大家不都這樣嗎?可是當我的同學、朋友,一個個開始嶄露頭角、一個個開始有專長時,我慌了。我還是那個沒什麼特別專長的小綿羊,不知所措的原地踏步。
也是在這時候,媽媽把我半哄半騙的送進了作文班。我記得第一次踏進位於角落的小教室時我有多害怕,穿著各種不同制服的人全盯著我,教室安靜的可怕。我記得我的第一個老師對著我說:「隨便寫就好。」我記得看著空白的作文簿發呆,我記得第一次把作文給老師我的第一個「寫得很好」,就因為那一句讚美,我開始不停的寫。寫作在我人生的小水缸裡丟了一顆小石子掀起一場暴風雨。我找到了我的長處,我終於覺得自己有些特別了,至此我的人生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。
我第一次知道寫作是有聲音的,而且是一首溫順的小夜曲,我第一次知道文字是會跳舞的,把我牽進了筆下的幻境,一旦開始我總是停不下來。
那句讚美領著我找到了自己的興趣,讓我有那麼一點不太一樣,讓我長成我現在的樣子。雖然我不太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寫得很好,但那一句讚美確實成了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,到現在我覺得是真是假也無所謂了,因為那句讚美為我對焦了模糊不清的未來
最後一堂課,我送給這個孩子一本《小說課》,還有一段話。
「我感動於這一路來你勤懇的書寫,我甚至遺憾你缺席的那幾堂主題,幻想著它們在你的筆下將化為多少迷人的故事。一再鼓勵你投稿,是身為讀者的我,不甘寂寞地想要更多人看見你飛躍的文思。然而我明白,你不需要任何加冕,每一次書寫,都是你奔放的演出。謝謝這兩年的參與,很幸福作你忠實的讀者。」
我由衷感謝學生每次真誠的書寫,這是作為一名老師,幸福的魔幻時刻。
記錄時間:2019年6月1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