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領青少年寫作,常常覺得乏力。因為學生無感,寫得敷衍;或是文詞空洞,言不由衷。
題為「比賽」的作文,一點也不難寫。
賽前準備+比賽過程+比賽結果,輕鬆就能揮灑成文。
若以運動會、大隊接力為題材,能寫個6、7百字。
只是深度呢?深刻性呢?連結力呢?
除了「刺激的過程」與「勝不驕敗不餒」的運動家精神,我們能不能探索更多?

學生喜歡聽老師講自己的故事。
我也相信,要學生交心之前,老師得先拿出感情。
這一堂課,我講了自己的三個故事。
一生一次的演講冠軍
國二時拿到全校第一名,收獲評審老師一句:「這是你的極限,你最好也就這樣。」
夢魘般的詛咒,我不只理所當然的在縣賽第一輪就刷掉,日後無數次,每當我表現優異,這句話就會隱魂不散,告訴我:你辦不到。
一生一次的演講冠軍,成了綑綁我的心魔。
不被看好的軍歌比賽
高一班際軍歌比賽,不耐煩踢正步繞框走的枯躁練習,異想天開把軍歌當啦啦隊,排字形還米式繞圈,哩哩辣辣的排練過程讓學姊斥笑,也讓擔任指揮的我信心全失。
是同學把蹲哭的我拉起,為我撐腰:「我們再試一次、再試一次!關學姊屁事!」用溫暖的體己話為我打氣。花俏軍歌表演後來摘下第一名,我抱回最佳指揮。
深刻感受所謂「團隊合作」,就是不讓一人受罪。
和堂姊無止境的競爭
家裡有兄弟姊妹嗎?有被比較的經驗嗎?
如果,你總是表現差強人意的那個,會不會很洩氣?
堂姊大我幾個月,和我讀同屆,兩個從小被比到大。
堂姊小學六年都是班長,我只當過一學期排長;堂姊是樂隊指揮,站在司令台指揮全校唱國歌;我也是樂隊,打鈴鼓的,還站在三角鐵後面……族繁不及備載,亦不堪回首,恕略。
一路被壓著打的成績,卻在兩次聯考都反常。
我考上更好的志願,依然把堂姊視為最難纏的目標,殊不知,她根本沒把我當對手。
我對堂姊萬般羨慕嫉妒恨,她只說:「沒有我你哪有今天!」
最強的對手,往往也是,最了解你的對手。
多年來書桌前擺著她的照片激勵自己,是我對她死纏爛打,留她在我驕傲又自卑的賽場中,一路推我奮進。
誰是真正的對手
學生現在很會說「真正的敵人是自己」。
可是敵人藏在哪裡?
唯有認出自己的黑影,才有機會超脫比賽。
我在教室裡為學生說三個故事:自己的,真實的故事。
一場個人賽,一場團體賽,一場無形的比賽,在每一場比賽裡,多認識自己一點。
在命題作文中找到共鳴,在自由書寫裡連結自己。

作文,就是寫故事。
獨特的生命經驗得分率最高,最好的舉例,永遠是自己的故事。
記錄時間:2020年11月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