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開始接觸寫作或生活經驗匱乏的孩子,要在短時間內「創作一個故事」,除了課堂上的討論,引導孩子聯想、發展情節之外,教師也常常邀請學生從課堂故事中取材。
模仿並不容易。重述教師的故事,考驗孩子對情節的記憶,將語言過渡到文字書寫,對寫作能力的養成都有幫助。
當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開出自己的花,往往是令人驚艷的美麗。
課堂操作
這堂課教師準備了「同一個故事」的影片和繪本,先帶領孩子觀看沒有對白的影片,討論情節,練習描述畫面。再以繪本的定格素材,發想故事細節,美化文字表達。
影片: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
繪本:積木之家/平田研也、加藤久仁生

學生練習
回憶小屋/定楷(二年級)
從前有二個人,小明和小美,他們是好朋友,他們一起玩,玩到他們長成大人,他們一起結婚了。
荊棘包住了他們的房子,他們走上樓梯,準備材料又蓋了一間房子。過了不久,荊棘一層又一層的爬上來了,他們也蓋了一層又一層的房子。他的小美死掉了。
三十年過去了,有一天他的毛筆掉到最底下,他下去撿,看見每一間房子的回憶,一間是他餵她吃藥,一間是和小美一起看電視。
他走到最底下去,那一間是他最美好的回憶:他們一起玩的時候,小美的臉沾到泥土,她還是笑得很開心。
記錄時間:2019年10月3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