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和陽光

陪學生看電影《天氣之子》

影片開始沒有多久,教室裡就傳出小小聲的「好好哦」,是對影片中下不停的滂沱大雨,驚嘆與羨慕。

是啊,台灣已經好久沒有下過這樣一場大雨了。

我們從電影中擷取靈感,進行了兩堂課的主題寫作。

主題1:永不停止的雨

想像我們的城市如果整年都泡在雨裡,會是什麼樣的光景?

寫作開始前,我播放了短片rain town,邀請學生仔細看、仔細聽;聞不到、摸不到的,就用想像來填補,身在雨鎮中的體驗。

學生練習

永不停止的雨/語容 三年級

  我聽見下雨的聲音。
  一走進雨裡,雨的聲音不斷的在我耳邊響起,在一個一直下著雨的城市,我看到全部的房子都被雨淋得長了黴菌,雨下得房子全部腐爛,讓橋長滿了青苔,讓我們的鞋子濕透。
  我踩過地上的雨水,濺起了許多的水花,也踩壞了許多高樓大廈。在回家的路上,馬路有著許多大水窪,所有的房子都已破爛不堪。
回到家,看到雨滴滴掛在窗台下,真希望雨快一點停。

老師回饋:學生描繪雨天的潮濕和城市的腐壞,「我」走在雨裡親身感受,使這座城市和雨更加有真實感,文章最後一句更吐露了對雨天深切的期盼。

主題2:門裡的陽光

就像電影中,為雨所苦的人們,渴望晴女帶來的陽光。
這一堂課,我們把陽光召喚回來吧!

增加寫作的趣味,老師結合了卡牌「我的任意門」
邀請學生選一張門卡,想一想:若是陽光躲藏在門後面,我們會怎麼發現它呢?

學生練習

門裡的陽光/泰良 六年級

  這一個城市一天到晚都在下雨,我走進一座門。
  在這個一直下雨的城市,我們的衣服拿去洗都晒不乾,也很臭,每天晚上兩台除濕機的水都會滿出來。走出門會被雨淋濕,每天早上要去工作都要先淋一場大雨才能到公司。
  有一天我去探險,走進了一座兩旁是綠樹的門,中間有一個會轉的花園。原本以為裡面下著比我們外面還大的雨,結果走進去以後,抬頭一看,是一大片藍色天空,太陽還很刺眼。我左邊跟右邊都是一大堆密密麻密的樹叢。
  我每天下班以後都會來這裡走走看看,順便來這裡看書,還故意站在太陽下晒衣服,作日光浴,整天的疲勞都開心起來。

老師回饋:綠樹和陽光圍出了乾爽的領域,像祕密基地般,成了「我」下班放鬆的去處,傳遞出陽光撫慰的力量!

上集與下集

有學生將兩堂課的練習串成上下集,雨和陽光有了對比,強化想像和期待的心情,相當有意思!

永不停止的雨/定寬 五年級

  嘩啦──嘩啦──這裡是一座小鎮,這裡一直下雨,終年不停。曾經有人問道:「這場雨是何時下的呢?」答案是──不知道。大家都說自從出生後都在下雨,連這座小鎮最老的人也這麼說。
  每天一起床聽見的就是嘩啦──嘩啦──,這即是鬧鐘聲,也是催眠曲。因為一直下雨,這裡的人到哪裡都開車,每當車子經過時,啪啦一聲,就把自己的輪子毀了;這裡的房子都不塗油漆,因為總乾不了;要找植物,只能在住處內找到,貓、狗都是。
  這裡因為一直下雨,所以就叫作「嘩啦嘩啦小鎮」,別問我,它的名字為何那麼奇怪。

老師回饋:嘩啦嘩啦就是這座小鎮的背景配樂,學生勾勒出小鎮生活被雨影響的細節,堆疊出小鎮獨特的印象,如傳說一樣。

門裡的陽光/定寬 五年級  

  那是一道門,握把像繩子,上面有綠色、黃色、紅色等,最奇特不是五彩繽紛的顏色,也不是掛在門上寫著welcome的木板,而是進去後的世界。
  這裡是座天天下雨的小鎮,全年無休的下雨,年復一年,大家都過著一直下雨的生活。這裡的空氣不知為何很舒適,離譜的才不是這個,而是空氣聞起來沒有潮溼和雨水的味道。
  這座小鎮裡有一座占地約十公頃的公園,非常之大,在公園裡面大聲唱歌,也不會打擾到別人。公園裡有座廁所,那座廁所的門有很多的顏色,掛個木板,如繩子般的把手,打開後,你將會做一趟想像之旅。
  你會想像陽光是多麼的燦爛,多麼的溫暖,接著大家都在陽光下盡情的玩,全身都被汗洗禮了一遍又一遍,你甚至會感受到陽光的溫暖。你看!那個人進去後,雖然已經大號完了,卻還不出來。
  這裡是「嘩啦──嘩啦──小鎮」。

老師回饋:學生將陽光刻畫得立體,有了體驗感。是門後蘊藏的想像力,吸收了雨水和潮濕的氣味吧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