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是九把刀的粉絲,但是〈那些年〉、〈等一個人咖啡〉、〈打噴嚏〉都是看過的。柯震東果然好適合演這樣清純、痴情的大笨蛋男孩,笑很帥,哭得越醜越帥。
月老
小咪不是真愛,是錯愛
一見鍾情是真的愛嗎?再喜歡看阿綸死纏爛打的痴情樣,也該清清楚楚,他跟小咪的手上,從來就沒有紅線。即使是阿綸最後從心拔出的金線,牽成的也是別人的姻緣。
不知道為什麼,阿綸對小咪的執著,一直讓我想起〈愛情,兩好三壞〉中,阿克對文姿的幢憬。那是我第一次讀九把刀的小說,我記得當小雪把水吐在文姿臉上,阿克對著小雪爆怒大吼:「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喜歡她!知不知道我有多喜歡她!知不知道我有多喜歡她!」
是啊。你很喜歡她,可是你緊握著的是小雪的手。
記憶閃回,小雪的臉變成了Pinky。
單戀過的少女心,都會站在Pinky這邊的。不要哭,下輩子如妳所願。
謝謝你,那七天我很快樂
妹妹為了柯震東拉我去看月老,結果被鬼頭成嚇得半死。鬼頭成的怨念,把談情說愛的〈月老〉險險演成了〈與神同行〉。
聽說小說是沒有鬼頭成這個角色的。
結尾鑽入的前世記憶,讓阿綸如夢初醒,對著鬼頭成一次又一次磕頭大喊:謝謝你,那七天,我很快樂!
我彷彿能感受鬼頭成的震撼!糾結五百年的怨,只消一隻小蟬的道謝,灰飛煙滅。
一念之間啊。

在同一天看了〈瀑布〉和〈美國女孩〉,後者讓我泣不成聲。
美國女孩
一分兩下,不准縮、不准哭。
鏡頭聚焦在芳儀掉淚的臉,鏡頭外抽打手心的聲音,一下下抽醒我年少的記憶,瑟縮在電影院闃暗的座椅,也痛得掉淚。
「我又不是沒有念書!」
A段班裡的A+班,是一分一分打出來的:愛的小手、籐條、椅子拆下來的木板、熱融膠;手心、手背、屁股、眼皮、臉頰、手臂內側,哪個老師的手勁重,哪個老師的羞辱比抽打更凶。
一直都是笑著談論那些體罰,此刻銀幕前的淚,才讓我反思:那時為何覺得理所當然呢?被打了不能哭,打完不准搓手,縮手要重打,沒有道謝要重打……就算沒有念書,不及格就是懲罰了不是嗎?
那時候的我們,誰也沒有勇氣為自己喊痛。
爸爸的愛與罰
電影說的是母女情結。媽媽的遷怒、妹妹的貼心、姊姊的離家和爸爸的寵愛,都觸動著我。
尤其是化妝台和腳踏車,有求必應是爸爸對大女兒的寵愛。可是當女兒對媽媽出言不遜,抽起衣架就失控暴打的,也是爸爸。
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。

瀑布
瀑布講的也是母女。電影裡也有爸爸。
爸爸離開媽媽另組家庭,媽媽還念著他回來;發現爸爸離婚前就在外面生了孩子,小靜的死心比媽媽乾脆:「他已經是跟我們沒有關係的人了。」
「為什麼我要承受你們的爛婚姻?」小靜對爸爸撂完狠話後,一聲傾盡溫柔的「爸爸~」,彷彿是獨生女最後的撒嬌,下一句「你要好好保重」,便是全然決絕。
幫你說出的心聲
「好好一個家,怎麼會搞成這樣?」這是打掃阿姨說的話。「我要怎麼處理?」這是媽媽上司說的話。還有不合時宜的魏如萱在夜半病院裡唱的歌。
看瀑布,除了看賈靜雯很會演,就是拆解鍾孟宏的處處隱喻。顏色、配樂、掛畫、衣裝和光影,讓人無法分心,壓力山大的一部戲。
且看片頭,大樓帷幕揭開的光,就不必擔心結尾是悲劇。
導演藏太多東西了,我想我需要再看一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