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個時鐘《快一點,慢一點》

和低年級的孩子談時間是一件好玩的事。

「我們家有三個時鐘,一󠇡個正常世界的時鐘,一󠇡個󠇡快一󠇢點,一󠇡個慢一󠇢點。我夾在快一󠇢點和慢一󠇢點的中間,無可奈何。」-《快一點,慢一點》

這一堂課,我們從繪本《快一點,慢一點》裡的三個時鐘聊起:什麼時候,你希望時間快一點?什麼時候慢一點呢?

學生的答案直接有趣:

「我喜歡老師說話可以快一點!」

「我希望紅燈可以快一點。」

「我希望下課時間慢一點。」

「我希望跟爸爸一起游泳的時間慢一點。」

「快」與「慢」都是主觀感受,在簡單的問答背後,引導孩子敘述情境,表達對事件的期待,故事的種子便悄悄的埋下了。

寫作練習

來到中年級的課堂,在共讀繪本後,進一步邀請學生回想日常中的快與慢,透過欣賞和反思,書寫自己的生活節奏。

(姚綾/三年級)

  寫字時我很慢,吃飯時我很快。有一次,我交到了一位非常慢的朋友,我在和他玩捉迷藏的時候我數了三百多秒他還沒有躲好,我就說:「你躲得太慢了,我已經等了五分鐘了,所以我要來找你了。」他說:「那就換你躲吧!」結果他找了我三個多小時,其他朋友知道後都很驚訝。

  我發現我朋友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慢,但是有時候慢,你才可以享受他的美好。

  跟他一起寫字時就不會有人嫌我慢,吃飯的時候我也學會了細嚼慢嚥。

(恩緯/三年級)

  我是一個急性子,我的腳底像抹了油一樣,跑步非常快,我的目標是跟閃電一樣快。我洗碗的速度也很快,我洗十個碗差不多只要花五分鐘就洗好了。我倒垃圾的速度也很快,大概只要三十秒就從中庭跑回來,所以爸爸常常問我是不是放在樓梯就跑回來了。

  但我有時候速度也很慢。每天早上都是姊姊叫我起床,可是我總是在賴床,姊姊只好吃完早餐再叫我第二次。如果是在早餐店吃,我就會吃更久,有時乾脆叫姊姊幫我吃。晚餐我也都是最後一個吃完。

  我希望我洗碗的速度變慢,這樣碗才會比較乾淨。我希望起床的速度變快,這樣才能有比較多時間吃早餐。

(靖淳/三年級)  

  每次要去買東西時弟弟都跟我說快一點,媽媽和我都跟他說慢慢來就好了,弟弟說不能慢,我有好多東西要買,明明自己的褲子口罩都沒穿戴好就要跑出去,媽媽都會說:「你再催的話都不要去了!」這時弟弟才安靜下來,我們每個人都乖乖的等待,直到媽媽準備好出門。

  但是弟弟吃飯的時候就慢吞吞的,吃一口都要花五六分鐘才吞下去,所以晚餐要吃兩個小時才吃完。不過如果吃完飯要去公園玩的話,弟弟不用二十分鐘就把飯吃完了。

  我和弟弟一樣吃飯要吃很久,但是出去玩動作就很快。

《到烏龜國去》

說到快與慢,不得不聯想到最佳組合兔與龜。學生在共讀完《到烏龜國去》後,以兩位主角創作了故事,將快與慢呈現得生動可愛。

(彤瑄/三年級)

  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隻小兔子,她的每個動作都很快,但她的朋友小烏龜每個動作都很慢。

  有一天,他們去一家餐廳,兔子吃飽就想走,卻發現烏龜只吃了四分之一,兔子問:「你怎麼吃那麼慢啊!」烏龜說他本來就這麼慢,讓兔子等等他,兔子也只好坐下來等他。等著等著大概等了十小時,烏龜終於吃完了,兔子覺得他太慢了,可是烏龜以為自己只吃了一下子。

  在回家的路上,烏龜要過馬路,走到一半,快要紅燈了,烏龜迫不得已走快一點,但還是走得很慢,只好請兔子把他拉上人行道。烏龜不喜歡自己這麼慢,兔子也願意教他快快的走路。

延伸閱讀

記錄時間:2022年7月22日

1 Commen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