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作是自由的,即便是命題作文,我也認為是自由的:題目只是方向,並非限制。
但是來到考場,在時間與壓力的夾擊下,太多學生下筆竟還是回呆板的起承轉合--好像沒有學過其他寫作技巧一樣。
學生的慣性讓我思考:如何重新詮釋四段式寫作。
與其將起承轉合視為萬惡,不如讓它挾帶磨滅不了的記憶強度,以全新形象成為考場錦囊。

因應國寫,文章以「知性長文」或「情意長文」兩個方向整理:
知性長文
一、正反思維的攻防
- (起)立場:申明立場/核心概念/秀出關鍵字
- (承)舉例:支持論點(生命經驗/歷史時事/名人事蹟)
- (轉)平衡:找出立場的困難點/為對立面說話/反駁另一論點的缺失
- (合)價值:說明立場的價值/書寫個人主張的意義/呼應立場
〈網紅應擔負社會責任嗎〉正方/反方
- (起)立場:網紅享公眾人物待遇,應擔負公眾責任/家庭與學校的教育責任,不應由網紅擔負
- (承)舉例:以時事說明模仿效應/以研究數據說明媒體識讀能力的重要
- (轉)平衡:同意媒體識讀能力的重要,網紅亦需自律,言論自由並非沒有限制/當公民具備媒體識讀能力,劣質網紅自然會被淘汰,網紅亦應慎用自己的影響力
- (合)價值:正方把責任寄託於網紅: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/反方把責任釋回給閱聽者:培養媒體識讀能力才是長久之計
二、溝通結構OREO
- Opinon 提出意見
- Reason 列舉原因
- Example 舉例/反例
- Opinion/Offer 強調意見/提案
延伸閱讀:富岡義勇也會的哈佛寫作法OREO
以〈經驗機器〉為例。
假設「經驗機器」存在並且運作穩定,可以讓人享受虛擬的「幸福人生」,你認為將對人類產生什麼影響?權衡利弊,你會支持開放這樣的機器上市嗎?請闡明自己的意見。
- Opinon 提出意見:人類因生命經驗不同而各有獨特性,無法用「經驗機器」替代。
- Reason 列舉原因:不可預料的遭遇為生命必需的養分,虛擬的美好可能會造成逃避現實或幻想破滅等災難。
- Example 舉例/反例:追求成功的人沉溺在機器帶來的美好而逃避現實,刻畫具體情景。
- Offer 提案:雖不支持開放經驗機器上市,但若限將此發明運用在教育、心理輔導、犯罪矯正等特定機構運用,亦能發運其正面意義。

情意長文
一、轉是蛇彎,拉出層次感
- (起)交代客觀背景
- (承)情節的鋪陳與深化
- (轉)反思、挫折,對應人生課題
- (合)主題的呼應與凸顯
〈面具〉:以「面具」為題,抒發對「假裝」或「自由」的體驗及感受。

二、從轉出發,無時不起
- (轉)以 對比/衝突 破題:靜夜,從 動/聲 寫起;期待,從不期待寫起
- (承)情節的鋪陳與深化:有細節的描述。對應人生課題。(可和起放同一段)
- (合)主題的呼應與凸顯:意象、關鍵字,從前文找。用畫面結尾。
- (無時不起) 交代客觀背景:倒敘或插敘,添加閱讀趣味。調到任何一段都可以。
以〈未成功的物品展覽會〉為例。
- (轉)以 對比/衝突 破題:帶著成功的自信想像,留下的卻是未成功的紀念品。
- (承)情節的鋪陳與深化:物品與展示櫃,帶出事件、回憶,與未成功當下的心境。
- (合)主題的呼應與凸顯:從成功到未成功,教會了我什麼:接納還是再挑戰。
- (無時不起) 交代客觀背景:對物品的描述、交代由來或對我對他人的意義。
轉的重要
談起承轉合,最重要的就是「轉」。
用在知性長文,「轉」是平衡。
「轉」要找出支持立場的困難點,或為對立面說話,找到兩方共同關注的核心,才是成熟的論述。
以〈網紅應擔負社會責任嗎〉為例,兩方共同關注的核心就是媒體識讀能力。
用在情意長文,「轉」是衝突、是對比。
情意長文的書寫,重情感的深度、思想的層次。從事件表面往內探索,呼應人生課題,文章便有了厚度。
以〈理想的房間〉為例,除了描述理想房間的樣貌、想像生活其中的景像,若能將對房間的想像連結對自由的嚮往、對生活的掌控等精神層次,便是「轉」的層次感了。

考場錦囊:check 起承轉合
論點好像很空、內容感覺無趣、接不下去了、不知道還能寫什麼、……
寫作卡住時,把起承轉合調出來一一check:
- 不知道怎麼開頭?題目是什麼,就從什麼寫起。(起)
- 正反方都舉例了嗎?故事裡有沒有衝突或翻轉?(轉)
- 舉例有沒有細節?深淺舉例都有了嗎?從自身經驗出發,還有哪些他者經驗可以連結?(承)
- 能不能用倒敘或插敘的方式交代前情?(起)
- 不知道怎麼結尾?從前文找意象、物件呼應。(合)
重新詮釋起承轉合,讓最熟悉的老朋友,作考場上最信任的夥伴。
學測加油!

1 Comment